网站首页 > 资源文章 正文
以下文章来源于嵌入式客栈 ,作者逸珺。
部分修改,
串口分类(串口是啥)
线上空闲、无数据状态为常高电平,故逻辑低定义为起始位。
- 起始位:总是 1 位
- 数据位:常见的有 8 位或 9 位。
- 校验位
- 奇校验
- 偶校验
- 无校验
- 停止位:
- 1 位
- 2 位
- 波特率:bit rate 就是位/秒的概念,就是 1 秒传送多少位的概念。
常见的波特率有哪些呢?如下图:
注意:
一个有效字节的传输时间算法
比如 9600 下,1 位起始位,8 位数据位,奇校验,1 位停止位,则
校验位有用吗?
当你的传输介质处于一个有干扰的场景下,校验位就可以从物理层检测出错误。
理解数据编码方式有啥意义呢?
比如在调试中你可以利用逻辑分析直接去解析收发线上的数据报文。
啥是UART?啥是USART?
两边分别代表两个通信的设备,单从 UART 编程的角度讲收发不需要物理同步握手,想发就发。图中箭头代表数据信息流向。RX 表示接收数据,TX 表示发送数据。数据总是从发送端传递到接收端,这就是为啥 RX 连接 TX,TX 连 RX 的原因。
同步简单说,收发不可自如,不可以想发就发,收发需要利用硬件 IO 口进行握手,RTS/CTS 就是用于同步的握手信号:
- RTS:Ready to send,请求发送,用于在当前传输结束时阻止数据发送。
- CTS:clear to send,清除发送,用于指示 USART 已准备好接收数据。
这个对于普通应用而言并不常见,这里不做详细展开,需要用到的时候只需要对应收发时控制握手信号即可。
编程策略
对于不同的单片机,其硬件体系各异,寄存器也差异很大,但是从收发编程策略角度而言,常见有下面三种方式:
- 查询发送/中断接收模式
- 收发中断模式
- DMA 模式
查询发送/中断接收模式:
这里以伪代码方式描述一下:
/*查询发送字节*/
void uart_send_byte( uint8 ch )
{
/*如果当前串口状态寄存器非空闲,则一直等待*/
/*注意while循环后的分号,表示循环体为空操作*/
while( !UART_IS_IDLE() );
/*此时将发送字节写入发送寄存器*/
UART_TX_REG = ch;
}
/*发送一个缓冲区*/
void uart_send_buffer( uint8 *pBuf,uint8 size )
{
uint8 i = 0;
/* 异常参数处理*/
if( pBuf == NULL )
return;
for( i=0; i<size;i++ )
{
send_byte( pBuf[i] );
}
}
对于接收而言,如采用查询模式则几乎是没有任何应用价值,因为外部数据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到来,所以查询接收就不描述了,这里描述一下中断接收。
static uint8 rx_index = 0;
void uart_rx_isr( void )
{
/* 接收报文处理 */
rx_buffer[rx_index++] = UART_RX_REG;
}
中断接收需要考虑的几个要点:
- 断帧:这就取决于协议怎么制定了,比如应用协议定义的是 ASCII 码方式,就可以定义同步头、同步尾,比如 AT 指令的解析,做逻辑判断帧头、帧尾即可。但是如果传输的是 16 进制数据,比如 MODBUS-RTU 其断帧采用的是 3.5 个字节时间没有新的字节接收到,则认为收到完整的帧了。
- 如何保证帧的完整性,一般会在报文尾部加校验,比较常用的校验模式有 CRC 校验算法。
- 不同的单片机开发环境对于中断向量的处理方式略有不同,需要根据各自芯片的特点进行处理。比如 51 单片机,其发送/接收都共享一个中断向量号。
收发中断模式
#define FRAME_SIZE (128u)
static uint8 tx_buffer[FRAME_SIZE];
static uint8 tx_index = 0;
static uint8 tx_length = 0;
static uint8 rx_buffer[FRAME_SIZE];
static uint8 rx_index = 0;
static bool rx_frame_done = false;
void prepare_frame( uint8 * pBuf, uint8 size )
{
/*将待传的报文按照协议封装*/
/*可能需要处理的事情,比如帧头、帧尾、校验等*/
}
bool uart_start_sending( uint8 * pBuf, uint8 size )
{
if( pBuf == NULL )
return false;
memcpy( tx_buffer,pBuf,size );
tx_index = 0;
tx_length = size;
/*使能发送中断,向发送寄存器写入一个字节,进入连续发送模式*/
ENABLE_TX_INT = 1;
UART_TX_REG = tx_buffer[tx_index++];
}
void uart_tx_isr( void )
{
if( tx_index<tx_length )
{
UART_TX_REG = tx_buffer[tx_index++];
}
else
{
/*发送完毕,关闭发送中断*/
DISABLE_TX_INT = 1;
}
}
void uart_rx_isr( void )
{
/*处理接收,待接收到完整的帧就设置帧完成标记*/
/*由于应用各有不同,这里就无法描述实现了*/
}
还需要考虑的是,对于 UART 硬件层面的出错处置,以 STM32 为例,就可能有下面的错误可能发生:
- 溢出错误
- 噪声检测
- 帧错误
- 奇偶校验错误
另外不同的单片机其底层硬件实现差异也不较大,比如有的硬件发送缓冲是单字节的缓冲,有的则具有 FIFO,这些在选型编程时都需要综合考虑。
DMA 模式
DMA 发送模式而言,大致分这样几步:
- 初始化 UART 为 DMA 发送模式,开启 DMA 结束中断,并写好 DMA 传输结束中断处理函数
- 准备待发送报文,帧头、帧尾、校验处理
- 将待发送报文缓冲区首地址赋值给 DMA 源地址,DMA 目标地址设置为 UART 发送寄存器,设置好发送长度。
- 启动 DMA 传输,剩下传输完成就会进入传输结束中断处理函数。
DMA 接收模式而言,大致分这样几步:
- 初始化 UART 为 DMA 接收模式,开启 DMA 结束中断,并写好 DMA 传输结束中断处理函数
- 中断处理函数中标记接收到帧,对于使用 RTOS 而言,还可以使用的机制是利用 RTOS 的事件机制、消息机制进行通知有新的帧接收到了。
- 对于 DMA 接收模式而言,对于变长帧的处理较为不利,所以如果想使用 DMA 接收,制定协议时尽量考虑将帧长度固定,这样处理会方便些。
- 上一篇: 嵌入式开发中常用的软件工程方法有哪些?
- 下一篇: C语言实现MD5加密,竟如此简单
猜你喜欢
- 2025-04-27 JIT原理简单介绍
- 2025-04-27 LSM Oops 内存错误根因分析与解决
- 2025-04-27 Linux系统编程—共享内存之mmap
- 2025-04-27 C++深拷贝和浅拷贝应用实例
- 2025-04-27 消息队列概念及其实现细节
- 2025-04-27 基于FIMC接口的CMOS摄像头驱动分析与设计
- 2025-04-27 高性能异步io机制:io_uring
- 2025-04-27 《C与指针》读书笔记五
- 2025-04-27 linux内核分析 SLAB原理及实现
- 2025-04-27 RapidJSON完全指南:高性能JSON解析与生成的最佳实践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- 最近发表
-
- Linux系统Shell脚本编程之whiptail图形化工具编写系统管理程序
- Linux常用命令讲解及Shell脚本开发实战入门二
- Linux命令手册:从青铜到王者,这30个命令让你成为终端高手
- Shell脚本编程入门:轻松掌握自动化利器
- 阿里巴巴《Linux命令行与shell脚本编程大全》高清版 PDF 开放下载
- Lazygit:让Git操作变得直观高效的终端魔法
- 2GB内存电脑跑Win10太卡 程序员求助 网友怀念起XP系统
- 觉得Linux很难?不妨试试2025年这些Linux桌面版!
- Linux运维工程师必知的服务器备份工具:Rsnapshot
- 推荐给系统管理员的10款Linux GUI工具
- 标签列表
-
- 电脑显示器花屏 (79)
- 403 forbidden (65)
- linux怎么查看系统版本 (54)
- 补码运算 (63)
- 缓存服务器 (61)
- 定时重启 (59)
- plsql developer (73)
- 对话框打开时命令无法执行 (61)
- excel数据透视表 (72)
- oracle认证 (56)
- 网页不能复制 (84)
- photoshop外挂滤镜 (58)
- 网页无法复制粘贴 (55)
- vmware workstation 7 1 3 (78)
- jdk 64位下载 (65)
- phpstudy 2013 (66)
- 卡通形象生成 (55)
- psd模板免费下载 (67)
- shift (58)
- localhost打不开 (58)
- 检测代理服务器设置 (55)
- frequency (66)
- indesign教程 (55)
- 运行命令大全 (61)
- ping exe (64)
本文暂时没有评论,来添加一个吧(●'◡'●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