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端开发入门到精通的在线学习网站

网站首页 > 资源文章 正文

国内学术上有道难题,哪幅孔子的画像最真,这本古籍破解了难题

qiguaw 2024-10-13 04:48:01 资源文章 18 ℃ 0 评论

在古代社会,很多伟人都会留下一些画像,然而经过历代画师们的描摹后,也就难免产生一些偏差。比如,伟大的圣人孔子,专家们经过多年的深入研究,还是难以确定其真实的画像,不过好在《出山异数记》中有一段记载,为我们揭开了孔子画像的秘密。究竟记载了什么呢?哪幅孔子像又最真呢?如果您也想知道答案,那就让小编来从头揭秘吧:

(本文所有图片,全部来自网络,感谢原作者,如侵犯您的权利,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。图片与内容无关,请勿对号入座)

从古至今,流传下来的历代孔子画像多达百余幅,因此要确定哪一幅孔子像最真,很显然是个难度极大的历史学术研究课题,不过专家们后来经过数年的研究,最后甄选出了七幅最具代表性的孔子画像,而且这七幅画也都各有特点。

第一幅《孔子见老子》画像石,是山东济宁武氏祠的汉墓壁画,上书“孔子也”的铭文,虽然画像石很不清晰,只能看清人物的轮廓,但它却是最早的一幅;第二幅《孔颜二圣像》,作者为东晋杰出画家顾恺之,现位于山东曲阜的孔庙内;第三幅是唐代吴道子的《孔子凭几坐像》,第四幅是宋代马远的《孔子像》,对比可见唐宋的孔子像画风迥异,唐人风格体型丰腴,神态安逸,而宋人风格则身形干练,韵味高雅,说的通俗易懂就是一胖一瘦。

除此之外,还有第五幅元代的《孔子、颜回、曾参三圣图轴》,第六幅明代的《孔子圣迹图》和第七幅清代的《孔子行教像》,其中元代的风格体现了孔子身形高大魁梧,明代的风格则颇有魏晋风度,尤其是服饰最飘飘若仙。最后,再看清代的孔子像,这也是读者们最熟悉的一幅,不仅被刊印在教科书上,而且孔子在国外的形象也是这幅。

那问题就来了,难道说是清代的孔子是像最真吗?其实,这是值得商榷的课题。在古籍中,对于孔子像的描述很多,但都十分笼统和模糊,比如“长九尺六寸,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”(《史记》)。因此,“长人而异之”就令人犯难了。专家们经过研究,后来在《出山异数记》中又发现一些蛛丝马迹。

《出山异数记》的作者为清代学者孔尚任,系孔子第六十四代嫡孙。书中记载,“至圣迹殿,周览石刻……行教小影,上顾问曰:‘何像最真?’尚任奏曰:‘唯行教小影,颜子从行者最真’……晋顾恺之重摹者”。由此可见,在孔子圣殿的众多孔子像中,孔尚任觉得顾恺之画的孔子像最真,也就是小编上文中所提到的《孔颜二圣像》。

从感性的角度来看,孔尚任作为孔子的嫡系子孙,虽然他也没有见过孔子,但既然他能给出《孔颜二圣像》最像,就说明了他是经过了多方的反复验证,不可能乱说一通认错了老祖宗,不然岂不让后人笑掉大牙。其次,宋代孔子第四十六代嫡孙孔传,在其著作《东家杂记》也提到,东晋顾恺之的孔子画像是最接近孔子的原貌。另外,如果从理想的角度来看,也是完全有理有据的。

如果您仔细观察,其他的大部分画像,都着重表现出孔子的某一特点,或胖或瘦,或高或矮,或英俊或魁梧等等,也许是为了突出孔子的“长人而异之”,但很显然有失公允的,完全是按照自己的臆想为孔子画像。但顾恺之作《孔颜二圣像》,不仅体现了孔子的综合特点,而且其关键之处在于孔子左侧腰部带有配剑,并且是剑柄在后的佩戴方式,不同于武将配剑剑柄在前,而是剑柄向后,而这也恰恰就是先秦时期文人配剑以显示身份的特点,即“衣冠带剑,佩而不用”,故此,这幅画像才是最真。

毫无疑问,孔子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圣贤之一,而西方的圣贤普遍都有标准的画像,因此我们也应该确定出孔子最真的画像,以让世人去瞻仰和学习。小编深信,在若干年以后,孔子的画像也一定会像孔子的儒学思想一般,传遍整个世界,使得所有人都能汲取其中的营养。

Tags:

本文暂时没有评论,来添加一个吧(●'◡'●)

欢迎 发表评论:

最近发表
标签列表